江苏中建致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曹经理
手机:18505228978
电话:0514-82892006
传真:0514-82892006
邮箱:jszjzy_sales@163.com
地址: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创业路9号
信心来自敢于面对和挑战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据《环球时报》的消息,去年C919大型国产客机在中国上海商飞正式下线后,订单已达到517架,其中德国公司和海外航空公司的订单17架。这样的信息表明,中国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产业在不断国产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大飞机走上了国际市场的大舞台。那么我们钛加工企业准备好为新兴的大型国产客机项目提供材料了吗?我们生产的钛材料能满足航空工业需求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战略规划的制定者认真去思考。面对2015年国内“钛冶炼和加工的中小企业多处在亏损状态,钛行业亏损面逐渐加大”的状态,怎样攻坚克难创新发展,考验着每一个钛加工企业的智慧和勇气。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要做打硬仗的准备。”面对不断恶化的市场行情,我们必须要冷静思考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直面企业面临的市场现状,正视企业发展面临的窘况。通过供给侧改革,清除那些意志力和影响力薄弱的企业,在国内钛行业科研空白上多下功夫。通过市场开拓,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品品质升级,克服畏惧情绪,坚定信心面对挑战,把中国钛工业的发展不断推向高端。
信心来自我们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和企业的自我觉醒。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2015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中不难看出,我国高端航空航天、船舶、医疗等领域钛材料使用在大幅度的增长。所以钛企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钛加工材没有市场,而是材料无法满足核电、海洋、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要求。这里列举两个典型事例,国家大剧院屋顶安装的钛合金板材中的100多吨都来自于日本钛加工企业,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的钛生产企业的设备、工艺、技术水平都达不到要求。另外,我国生产制造的“蛟龙号”深潜器用的钛板来自俄罗斯钛加工企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整个钛行业步入产品结构由低品质、低价格、中低端应用,转向高品质、高利润、中高端应用的转型机遇期。《报告》提供的这些数据和分析,充分证明了我们对行业市场未来发展判断地准确性,更加坚定发展才有出路的观念。进一步加强产品工艺技术研发,缩小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随时准备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在航空航天、舰船、建筑等领域让钛制品真正成为人人都在用、人人都能用的必备材料。